隔代親不利於孩子的才能

本文已影響1.92W人 

孩子做壞事,父親拿着鞋底追着,教孩子的爺爺也拿着鞋底跟着,教孩子的父親。漫畫的刻劃得了木頭的三分,看了之後拍了照片。

隔代親不利於孩子的才能

還有兩個例子。一是孩子吃糖成癮,剛長的牙已經被蛀掉。父親警告孩子吃太多糖會腐蝕牙齒,採取相應的限制措施時,祖父說:不要相信那個。我小時候沒吃過幾塊糖,這顆牙也沒掉你父親捨不得花錢,我有。孩子哭着吃糖的時候,爺爺買了好幾斤。其次,父親讓看了兩個多小時電視的孩子關上電視作業,孩子對父親說壞話,父親嚴厲批評孩子沒有教養,祖母說:別說了,他比你小時候聰明,你這麼大的時候不會罵人。

這樣,司空見慣。的確,在現在的家庭中,祖父母、祖父母的關係密切,和父母相對疏遠,祖父母和孫子們也有,在一定程度上成爲了彼此的精神寄託。這種祖輩對孫輩超乎對子輩的感情,俗稱"隔代親"。老人對孫輩的疼愛,大大超過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僅用血緣關係解釋還不夠,其中還有心理上的原因。孫子就像日子的東昇,祖先假裝夕陽的餘輝,他們之間有同性,更有互補性。俗話說,老孩子和小成年人,也就是說,這地方祖孫在一起,幼兒受到愛撫,長者受到歡迎,他們之間互相補充了中間世代工作家務繁忙留下的時間空間的空白和不足,這是形成世代父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年齡的關係,父子在生活觀念等問題上有很多自己的主張,容易產生隔閡、矛盾、衝突

有人認爲隔代親有三個優點。一是有利於孫輩的發育成長,許多神童只有得到知識經驗豐富的祖先的先進指導才能區別開來。二是有利於子女,子女忙於工作,子女由祖先接受教育,消除憂慮,專心致志於事業。三是對祖先有利,不僅可以解除孤獨,還可以從孩子的成長中獲得生命活力,爲總是做點什麼,發揮餘地提供機會。這種與孫子玩遊戲的天倫之樂對幫助老人保持健康和積極向上的心情大有幫助,“隔代親”的優勢雖然不少,但也帶來了不利於孩子健康和才能的“危險”。

一、延長孩子“幼稚”的心理。一生坎坷的經歷註定了祖先對孫子的偏好。這種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溺愛。如果愛得太多,就會阻礙孩子的正常心理髮育。現在有很多孩子,在父親、母親面前是貓,在祖父、祖母面前成不安。寵愛的結果,使兒童總是擺脫不了“童稚”心理的制約。有人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進行研究,將託兒所、幼兒園出來的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進行心理比較,發現他們截然不同。從幼兒園出來的小學生羣體意識強,適應能力強,社交圈子亦大,許多事都能自己動手做,膽子大,能吃苦,一般的摔跤、碰傷像沒事一樣,很小就能橫穿馬路等。爺爺奶奶和爺爺奶奶帶大的學生,二三年級了,老人接送,什麼也做不了,拿書包等也不想做。碰到問題,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嬌,缺乏應變能力,不合羣。究其原因是“隔代親”的“親”字氾濫,演化成爲溺愛和嬌慣,孩子的一切都被替代,需要應對,缺點被包容,錯誤被理解,魯迅的“上海的孩子”這樣的書“蠻橫,一點也不在乎,罵人也不行,打人也不行,門內和門前是暴力主,霸王所以說,“"隔代親”勢必加重孩子的“童稚”心理,延緩孩子獨立意識和獨立行爲的發展。

二、導致教育的"脫代"。祖先們的世界觀在幾十年前形成,當時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一般很低,知識面很窄,到現在爲止,他們中很多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水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在與孫子的親密接觸中,他們的世界觀無意識地傳播,增加孩子對新知識、新事物的接受難度。另外,老人的思想意識比較古老,比較頑固,給孫子們留下的印記,給孩子們帶來新的知識經驗也是負面的。另一方面,老人生理衰退,腳不方便,喜歡安靜懶惰,帶着孩子只能在家庭範圍內,帶來的孩子容易變老,活潑不足,妨礙孩子的智能發展。

三、疏遠孩子與父母的關係,造成親子隔閡。祖輩愛孫子和父輩愛子,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似的是彼此都愛孩子,不同點是祖愛孫偏於“慈”“寬”“容”,而父愛子則偏於“嚴”。這種教育支點的分歧,很容易導致親子隔閡。這裏的父母和孩子有祖先和父母的水平,祖先對孫子的溺愛和舊意識的隔代傳達,父母不習慣或者矯正父母的管教,祖先一定會引起祖母和父母的矛盾。二是父輩和子輩的水平,孫輩的喜悅避難心理,對父輩的管制,祖輩作爲擋箭牌,祖輩作爲防空洞,避難港,對父輩的管教產生牴觸,陽奉聯違反,一定會引起父輩和子孫的矛盾。祖先的過度寵愛和父母的嚴格管教,只有父母、祖父、祖母愛我,父親、姐姐不會傷害我。這兩對矛盾,狗牙交錯,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才能,還妨礙了家庭的和平。

總之,隔代親有缺點,處理不當,缺點大於利益。祖先們應該明白孩子遲早會回到父母身邊,總是要注意在孩子心中樹立父母的好形象。同時,祖輩們要加強自己的學習,與時俱進,更新養育後代的觀念,用現代科學知識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太寵愛和愛孩子的祖先們,應該完全適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