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教育子女另闢蹊徑

本文已影響2.93W人 

曾國藩(1811-187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角色之一,他37歲任禮部侍郎,隨後省長,任大學士,直至封侯拜相,在政冶、國防、文化藝術、經濟發展等各行各業都是有獨特的看法。尤其是曾國藩的家教家風也是令後代傳頌。曾國藩在家裏是長子,他的教育思想對其兄弟及子女都是有很深的危害,長子曾紀澤熟練詩詞字畫,在清朝末期,他自己勤奮學習英文變成一名優異的外交人員。在解決大西北邊境線困境中,曾紀澤憑藉其士氣和交涉造型藝術論戰對手,從蘇聯嘴中搶回了新疆伊犁城,進而獲得清朝末年外交史上惟一的獲勝。曾孫曾紀鴻鍾愛社會科學,在數學課科學研究上功底更加深入,只遺憾中老年英年早逝。難能可貴的是不但他的兒子成材,其孫子輩曾寶蓀、曾約農等也都變成教育學家和專家學者。據統計,曾國藩以及四兄弟大家族,連綿迄今190餘年裏,共出帶威望的優秀人才240餘名,沒有出一個紈絝少爺。這般長盛昌盛世家,在從古至今皆屬少見。其緣故當歸入曾國藩的教子有方。不管工作中如何忙曾國藩都沒忘記文化教育子女。

曾國藩教育子女另闢蹊徑

曾國藩身居高位國家公務忙碌,長時間在外面,沒法常常催促子女,因此寄信變成他文化教育子女的關鍵方式。即便 工作中到深更半夜,他還要抽時間閱讀文章子女信件。在家中中倡導節儉謙勞精神實質,抵制奢華懶散。曾國藩自己雖位列三公,但他對兄弟、子女一直嚴格管理。他從來不準予子女賴牀,禁止子女積錢買田,衣勿華麗,禁止子女斥僕傭、造次隔壁鄰居。在家教育子女敬老愛幼,嫁人後尊重公公婆婆,不可以囂張跋扈。在家裏男要打掃、栽菜,女要煮飯、織布機。妻子女兒跟他同住南京江寧(今南京市)兩江總督署時,他要求他們大白天做飯做飯食,夜裏紡織織麻到深更半夜,並且每天這般。曾國藩的日常飲食搭配,總以一葷爲主導,非客到,不增一葷。其配戴也是樸素,一件青緞長褂一穿便是三十年。以身作則勝於身教,曾國藩每日日理萬機,自晨至晚,工作勤奮,從來不鬆懈給子女塑造了非常好的楷模。關鍵文書,均自批自擬,非常少假手他人。晚年時期右目雙目失明,依然每天鍥而不捨。他所寫日記,直至臨終以前一日才終止。

曾國藩文化教育子女不謀當官發家致富,但求唸書知理。在中國封建社會謀發展的近道便是當官,那時候官僚資本主義子女都想憑着勢力擠進政界,曾國藩卻再三囑咐子孫後代:我不願兒孫爲名將,也不肯兒孫爲高官,只期待變成學識淵博、搞清楚大道理的謙謙君子。能保證勤快勤儉節約,自律意識,任勞任怨,敢做敢爲的,便是心善才華橫溢的人。因而,自曾國藩兄弟以後,曾家再未出帶兵戰鬥的名將。她們絕大部分出國留學英、美等國的重點大學,博學多識,造就出衆,變成學界、科技領域、文藝界的名人高手,享譽五洲四海,爲人們的文明行爲共同命運做出了奉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