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哪裏 豈無白衣與子同裳有什麼寓意

本文已影響1.99W人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詩是出自哪裏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詩出現在日本捐贈湖北的物資上,很多人都十分好奇這句詩,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華企“火幣日本株式會社”捐贈給湖北的物資上寫着“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表達共渡難關的鼓勵,讓很多人都感動不已,不過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什麼地方呢,下面就來解答。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哪裏 豈無白衣與子同裳有什麼寓意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哪裏 

秦風·無衣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譯 文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

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

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

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冑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這是《詩經•秦風》中的著名詩篇。意思是說,誰說沒有戰衣?我與你同穿一件戰袍、一件內衣,一件戰裙。秦王徵師作戰,修整我們的戈與矛,與君同仇敵愾,一起殺敵,共赴國難。

戰袍,國難,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用這首詩,這是不是與當下的氛圍十分契合,而且高度更高了?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有什麼寓意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哪裏 豈無白衣與子同裳有什麼寓意 第2張

爲了讀懂這首詩,先要了解以下幾個核心字的正確解釋:

袍:戰袍。

澤:通“襗”,指內衣。裳:本意是下裝,也就是護腿的戰裙。修:指維護,管理好。甲兵:甲是鎧甲,兵通“錛”,讀bang,是一種兵器。甲兵不是指人,與上文一樣,指的也是戰鬥的器具

懂了這六個字,這首詩就好解了,下面就直接來翻譯這首偉大的作品!

秦國地處西陲,臨近西戎,西戎屢屢侵擾爲害,抵禦外侮的重任就由秦國人民擔負起來了。秦國民風向來剛健尚武,在這正義戰爭中更是踊躍入伍、相互勉勵奔赴戰場。他們唱着這樣的戰歌,表達同仇敵愾的決心,表達將勇敢戰鬥的壯志豪情。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等詩句,是形容戰士親密無間,同舟共濟如同一人。這樣萬衆一心的軍隊必將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也由此可以想知,當時的條件是很差的,戰士們的裝備可能不佳,但是他們有的是愛國熱情,物質上的困難他們在所不顧。他們只要修整好了武器,便雄赳赳地開赴戰場。這是多麼慷慨激昂的愛國精神啊!至今讀來令人振奮不已。

詩以“同袍”“同澤”“同裳”起興,既形容戰士親密無間的關係,又引起“同仇”“偕作”“偕行”之事,有介乎“興”和“賦”之間的感覺。詩情調激昂,意義深遠,正如明鍾惺所說:“有吞六國氣象。”這首愛國主義的戰歌,在春秋時期就有很大影響,爲人所熟知。另外,“同袍”“同澤”“同裳”充分反映了之間親密團結、真誠互助的精神,這種精神影響深遠,後世軍人互稱“袍澤”“同澤”即本於此,也說明了此詩影響之大。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哪裏 豈無白衣與子同裳有什麼寓意 第3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