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的形成與心理分析

本文已影響2.34W人 

人格障礙的現象學整體特點

人格障礙的形成與心理分析

人格障礙是心理功能的缺失,主體缺乏對衝動的自我管理能力,表現出情感和行爲的不自覺和失控狀態,臨牀表現爲情感和意志行爲的異常。因此,人格障礙者很少有自我意識到的心理衝突(有些是絕對的,與神經障礙患者相比),但主要表現爲人際關係的衝突。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心理諮詢叢中

人格傷殘診斷,要求年齡在18歲以上。

人格及其障礙的形成

人格障礙的形成,主要在幼年心理髮展階段,特別是出生後6個月到18個月到36個月之間,或者出生後半到1歲半到3歲之間,即馬勒所說的分離-社會化階段。在此期間,母嬰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寶寶心理功能的形成。

先回顧一下共生期的特點。嬰兒出生後的1~6個月是共生期。這個時候媽媽和寶寶在身體接觸上和心理上是融爲一體的,媽媽可以給寶寶很好的照顧,讓寶寶體驗到幸福感和無所不能的感覺。

再看“分離-個體化”階段

6個月開始,隨着嬰兒心理功能的發展,他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寶寶原本的什麼都感覺不到受到打擊,出現了自己的弱小感、無能感。也就是說,離開母親,自己就活不下去了。此時,嬰兒心中出現了對分離的恐懼感,即分離不安,伴隨着分離-社會化的心理髮展。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能繼續得到母親的良好照顧,他會繼續內化母親的良好形象,在心中形成好母親的客體形象。現實母親暫時離開的時候,孩子用心中的好母親的表象支撐着自己的弱小感無能感,淡化了分離引起的恐怖感。所以,好媽媽是孩子內心的安全島。孩子像飛機,好母親像航母,飛機從航母起飛,無論飛多遠,只要飛行員知道航母的存在,心就會平靜下來。

好媽媽的特點:

1、積極關注而不是忽視孩子。主動注視孩子,對孩子作出各種表情動作來呵護孩子。

2、接受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的一切變化和行爲保持敏感,立即作出反應。孩子笑的時候,媽媽也馬上笑了。孩子哭鬧的時候,媽媽也皺着眉頭,用關心的眼光看着孩子,心裏想着:剛喂完奶,怎麼還哭呢?哦,一定是尿,很痛苦去檢查尿布,換尿布。

3、好媽媽前後一致、始終如一地愛她的孩子,而不是忽冷忽熱地變化無常。好媽媽的前後一致性,讓嬰兒獲得確定感,安全感。讓孩子有自信、自尊心和對他人的基本信任。

4、對孩子有共鳴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心理髮展需求,如果孩子要擰着身子從媽媽的懷抱裏下來去玩“玩具”或去找小朋友玩耍,媽媽會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放開孩子去玩耍,而不是抱住不放,剝奪孩子自主決定、獨立成長的機會。

(閒話:心理治療中,好的治療師應該具備以上“好媽媽”的基本特徵。)

當然了,好媽媽並不是寸步不離的,好媽媽偶爾也會短時間地離開孩子。好媽媽有時候也偶爾對孩子發脾氣,甚至是忽視孩子。此時,孩子在心中產生痛苦的體驗,這些痛苦的體驗也是母親造成的,孩子簡單地認爲,除了好母親能給自己帶來幸福之外,還有壞母親能給自己帶來痛苦的感覺。對應好媽媽的是好孩子,對應壞媽媽的是壞孩子。

在分離-社會化的過程中,孩子如何應對分離不安?

一、消極應對(本能反應、無力行爲)導致心理功能不足,出現病態人格。特別是在母愛中斷的情況下,孩子就會在內心虛幻地構築一個“絕對理想化”的“好媽媽”和“好孩子”,同時也絕對化地在內心虛構出極端的“壞媽媽”和“壞孩子”的形象,這突出表現爲“割裂”的心理狀態。此外,依戀、控制、自信、自尊心、對他人的基本信任、自我行爲控制的不同表現,構成了不同類型的人格障礙。

具體分析如下。

1、繼續保持弱小感,加強對母親的依戀。如果母子關係停滯在這裏,長大後也不能離開母親,繼續留在母親的懷抱中,享受母親帶來的幸福和幸福,就會表現爲依賴型人格。此時,主體有弱小感,但缺乏對弱小感的抵抗,缺乏抵抗和獨立的內在要求和自信,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幸福和價值感。

2、在分離不安的同時,由於害怕失去依戀對象,過度控制依戀對象(一般是母親),憎恨母親的同時(特別是被母親拒絕的時候),過度控制自己。這種由於內心缺乏安全感而導致的過度控制,就最終表現爲“強迫型人格”。其內心的主要情感是“恐懼感”或“不安全感”及對此感受的反抗。

3、如果“好媽媽”與“壞媽媽”不能被後續的母愛所整合,在嬰兒的內心繼續保持隔裂(splitting),並保持到成年,就會發展成“邊緣型人格”。這時,不僅好母親和壞母親被切斷,孩子內心的自己也被切斷了。他自己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分裂。邊緣型人格,防禦機制的主要特徵是切斷,其心中最突出的感情是弱小感和對弱小感的抵抗。

4、如果壞媽媽占主導地位,孩子很難建立對他人的基本信任,確信他人基本上是壞的,孩子和他人交往時會出現人際不安全感,總是防止他人,自己總是受到他人的暗算

5、如果孩子受到母親的忽視,甚至敵意的對待,孩子就會受到別人的關注,承認別人的敵意,孩子會積極地用敵意和暴力對待別人,表現爲反社會型人格。

6、如果孩子沒有得到好母親的充分照顧,他覺得自己不可愛,繼續幻想回到共生期的幸福感,繼續接受和照顧母親,孩子懷疑自己是否是好孩子,嬰兒想成爲可愛的好孩子這時,表現爲希望別人給予無限的讚美,通過別人的讚美,不斷證明自己有多可愛。這就會表現爲“自戀型人格”。

7、如果孩子在共生階段沒有感受到幸福感和什麼都感覺不到,孩子的心就是冷酷的心靈世界,他不想依戀別人,也不想和別人交往。因此,表現出冷漠、孤獨、偏僻等特徵,這就是分裂樣本人格。

8、如果小時候沒有得到媽媽足夠的關注、接受,寶寶的各種要求總是被媽媽否認或拒絕,那麼他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懷疑自己是否會受到別人的青睞,開始討好別人,得到別人的關注和接受。在社交場合,有希望的表現更加優秀,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接受,但由於內心缺乏自信和自尊心,在社交中有嚴重的緊張和不安,他最終對社交採取了迴避行爲。這種行爲在大人身上持續存在,被稱爲不安(迴避)型人格。

二、積極應對,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功能

在分離-社會化階段,假如寶寶能夠持續得到媽媽的良好呵護,寶寶能夠依靠他心中的好媽媽安全島,越來越長時間的離開媽媽,越來越遠的離開媽媽,培養自身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建立以自我能力和價值感爲重心的積極樂觀自我意識,對未知世界感興趣,離開媽媽主動探索,充分享受自我獨立和努力帶來的幸福與快樂。

在好母親的持續照顧下,嬰兒心中對好母親好孩子的幻想逐漸接近現實水平,接近現實,對母親和自己沒有過度不現實的要求。同時,他會逐漸認識到,好媽媽和壞媽媽是同一個人,媽媽和我是兩個不同的人,我必須尊重和接受這個不太完美、現實的媽媽,同時也可以把好自己和壞自己融爲一體,最終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這樣就完成了嬰兒與母親的分離,同時也完成了“好媽媽”與“壞媽媽”、“好孩子”與“壞孩子”的整合,表現出“自我尊重”的、同時能夠做到“同等程度地尊重他人”的、“現實而積極”的人格特徵。

特別說明

強調人格障礙的形成主要與3歲以內的母子關係有關,但

1、上述消極應對和積極應對並非完全兩種方式。事實上,這兩種方法通常是重疊並列地被孩子發揮和使用。因此,每個人心中都有消極的應對方法,特別是在後來遇到應激事件的打擊時,這些消極的應對方法更有可能表現出來。

2、母嬰關係不是導致人格障礙的唯一充分因素。雖然我們強調媽媽的重要性,但同時,同樣的母嬰關係不好,寶寶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心理髮展方向,展現不同的人格特徵。這是由寶寶的內在能動性決定的。

3、儘管嬰兒心理髮育的早期階段,是後期心理髮展的前提和基礎。基礎好,對後續的心理功能發展是有利的,但是,單有好的基礎,並不能保證後續發展也一定是好的。建造大樓的話,基礎不好的話,很難建造牢固的大樓,但是基礎好的話就不能保證,後面的每一層都蓋得好。

4、強調寶寶早期心理髮展階段的重要性,並不意味着這些心理功能在這些心理功能,也不意味着以後不能改變。許多心理功能在三歲後仍在繼續發展和完善。在這個發展完善的過程中,人格相對穩定的同時,也可以發生一些變化。例如,即使心理健康,在重大事件發生後,個性也會發生變化,即使小時候心理髮育不好,心理功能不足,在之後的成長中也能不斷補充。這是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的基礎。

5、人格障礙按人格中最突出的特徵劃分類型,但這並不意味着某人格障礙只有某種心理特徵,沒有其他人格特徵。或者,人格障礙的分類是相對的,人爲的,類型之間有交叉的(人格類型的共存和人格障礙類型的共存)。

6、精神分析對人格障礙的治療和干預,其中一項最基本的工作是成爲患者的好母親,即治療師是訪客內化的客體,訪客在治療師製作的模擬好母親的治療狀況下,再次成長。當然,這個過程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這也就是精神分析療法(包括神經症病人的人格完善)爲什麼需要很長療程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在人格障礙精神分析治療過程中,要嚴格設定患者重新內化的好母親客體,同時要嚴格設定治療師和來訪者的界線,調動患者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發揮來訪者自我管理的能動性。如果訪客人格障礙太嚴重,完全沒有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只能對他進行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支持療法,或者只能進行行行爲指導式的心理治療。因此,精神分析治療只能幫助比較輕的人格障礙患者。

7、經典精神分析理論,特別是後來的“客體關係理論”等,都對人格障礙的形成進行了大量的理論探討。大家可以去詳細閱讀這些文獻資料。在這裏,我個人應用所學精神分析理論對各種人格類型的特點進行分析和描述,是一種探討性質的,這並不意味着已經得出了最終的結論,因此歡迎大家對此展開討論,對上述觀點予以批評指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