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頸的橫溝-楔形缺損

本文已影響1.98W人 

楔狀缺損的發生和發展與下列因素有關: 廣東省中醫院口腔科陳中利

牙頸的橫溝-楔形缺損
不恰當的刷牙方法

脣(頰)側牙面的橫刷法是最先提出的導致楔狀缺損發生的因素。其依據是,該病不見於動物,不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不刷牙的人很少發生楔狀缺損。離體實驗橫刷頸部可造成楔狀缺損,旋轉法刷牙引起牙體組織磨損量的2倍以上。

酸的作用

牙齦溝內的酸性環境使牙頸組織脫礦,磨擦後容易缺損。唾液腺的酸性分泌,喜歡吃酸的食物,唾液pH值的變化,胃病的酸等與缺損的發生有關。離體牙實驗用酸和橫刷牙可形成牙頸楔形缺損。

牙頸結構的特的特徵

牙齒頸釉骨交界處是牙齒中釉質和牙骨覆蓋量最少或無覆蓋的部位,是牙體結構的薄弱環節牙齦容易發炎和萎縮,因此該部位的耐磨性最低。

應力疲勞

在咀嚼運動過程中,牙齒接受的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隨着時間的週期而變化,相應部位的牙硬組織接受大小不同的壓力和拉伸應力的交替作用。每次交換的應力值雖然不大,但長時間重複發生在應力集中的部發生微小的損傷,即應力疲勞。牙頸是牙體三種硬組織的交匯處,根據材料力學原理,不同結構的物質交匯處是牙齒接受咬合力時應力集中的部位。隨着時間的推移,牙頸硬組織內應力疲勞性微小損傷不斷積累疲勞微裂,即Levitch(1994)用於描述該病損的專用名詞內部破裂。這種內部變化極大地降低了牙頸硬組織的抗機械磨損和化學腐蝕能力。因此,牙頸應力疲勞被認爲是楔狀缺損發病的內在因素。應力疲勞損傷的積累作用解釋了楔形缺損容易發生在中、老年人、咬合力大的牙齒位置和牙齒應力集中部位的臨牀現象。近年來,國內外發生楔狀缺損的報道也可以作爲這一機制的證據。

臨牀表現

多見於中年以上患者的雙尖牙,其次是第一恆牙和尖牙,有時與第二恆牙以前的所有牙有關。常見的鄰近幾顆牙齒缺損程度不同,缺損程度重的患者常有10~20的功能動作程度和側咬合作業側的干擾。年輕患者單顆牙齒楔狀缺損少見,患者牙齒有咬合干擾。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