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早茶

本文已影響6.78K人 

飲茶在香港及廣東一帶非常流行,近年更流傳到中國其它省份及世界各地,成為最具代表性的粵菜之一。在外國,飲茶差不多是點心的同義詞。飲茶的茶樓在歐美被稱為“DimSum House”。國外的唐人街索性把飲茶的地方同樣稱呼為“飲茶”,而日常交談亦會說“Let’sgo to Yum Cha”。

如何品早茶

聽聽歷史

“飲早茶”的歷史,要追溯到咸豐同治年間。當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釐館”的館子,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談話。後來出現了茶居,規模漸大,變成茶樓,此後廣州人上茶樓飲早茶便蔚然成風。

當人們說“飲早茶”,並非說去喝茶,而主要包括了‘喝茶’和‘吃點心’,用廣東話說就是“一盅兩件”。廣東香港地區的人們早上見面,往往以“飲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嗎”)作為問候。老一輩也總教育小孩子“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家”。“喝茶”在粵語裡稱作“飲茶”,但這裡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但這個“茶樓”與茶館的概念也有所區別,它不但供應茶水也供應點心,而且室內設計別具一格,頗為高雅。是茶館所不能比擬的。

在茶樓飲茶一直被視作一種交際方式,人們在這裡談天說地,上至國家大事,下至社群新聞、坊間趣事。沒有泡茶樓的本事,發財的機會也少很多。在生意場上,不進茶樓,是難以融入廣州香港地區的商業社會的。

不同格調的茶樓所聚集的人群也不同。高雅前衛的茶樓,年輕人多;傳統經典的茶樓,生意人比較青睞;通俗街井茶樓,老年人則比較鍾情。可以說,這裡是個聚朋會友、洽談生意、業餘消遣之處。香港廣州的茶市分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點開門營業,晚茶一直營業到次日凌晨1~2點。而溫哥華、多倫多等北美早茶時間多為早午茶,營業時間從早9點到下午3點左右。

聊聊茶點

早茶首先講究茶,以暖胃去膩的茶為主:鐵觀音、普洱、壽眉、香片,尤其暖胃去膩,利於消化,去膩性強。在溫哥華喝早茶,常見:烏龍茶、茉莉花茶、鐵觀音、普洱茶(普洱+菊花),色深味稍苦,適合搭配點心。地道的泡茶很有規矩,既要悅目又要技巧,以煮到剛冒氣泡叫做“蝦眼水”的茶為最佳。

早茶的點心日益豐富,上達千款。點心的做法多為蒸、煎、煮、炸4種,也分為乾溼兩種點心型別。溼點,以粥為主:皮蛋粥,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滾魚片粥等,不同的肉魚蛋類和香脆蝦片、青嫩蔥花相佐,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入口即化。乾點,以精緻為佳,皮子透明,好像玻璃紙裹著餡,如餃子、雲吞、水晶包,裡面的餡抱緊成團,咬得出彈性;半透明的是素包子,隱隱約約的綠,像初春的江南田野;不透明的是西點,不過只是採用西點的做法,餡還是中國人慣常的鹹味。麵條多用雞蛋揉麵,滑爽有韌勁。

早茶的小菜,大葷為主,如腸段、牛腩、鳳爪之類,小竹籠蒸,清淡為主,油脂很少。豉汁蒸排骨,是將肥瘦相間的上好豬肋排剁成2-3釐米長的小塊,拌上適量澱粉和蒸點心專用的醬汁,醃漬入味後上籠蒸熟的。小籠裡粉嘟嘟的排骨冒著蒸汽,其間夾雜著幾瓣深褐色的豆豉,排骨要蒸得離骨,不能塞牙但是還要留有嚼頭,香味是要在咀嚼中慢慢散發出來的,醬料和鮮嫩的肉汁經過充分的混合,形成一種奇異的香氣,在口中恆久不散。排骨下面常會放上幾塊炸過的香芋,軟綿綿的芋頭浸滿了肉汁,因為經過油炸又不會散,嚼在口中又是另一種風味,和排骨相映成趣。

豉汁蒸鳳爪,鳳爪就是雞爪,只取爪的部分,腳骨捨去不用。斜剁成容易入口的幾塊後也裹上厚厚的醬汁上籠蒸透。金黃色的鳳爪放在口中一嘬,富含膠質的皮肉和筋就可以完全脫落,吐去骨頭,細細品味,濃郁的醬香便縈繞在口中。碟底墊著的花生,就像用雞汁醬汁煮熟的一樣,非常惹味。

蝦餃是較高一級的點心,用澄粉作皮,鮮蝦肉、豬肉泥、嫩筍肉作餡,包成餃子形。蒸熟之後,蝦餃皮爽滑柔軟,晶瑩剔透,隱約可見粉紅色的蝦肉內餡。精緻的外形飽滿可愛,三四個一籠,適量的豬肉帶出蝦肉的鮮甜,配上脆生生的嫩筍,頤而不膩,美味可口。水晶餃皮特有的柔韌與蝦仁天然的香脆糅合在出有嚼勁的鮮美口感,叫人想起來也要流口水。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