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性真菌感染容易引起皮膚癬菌病-頭癬

本文已影響1.64W人 

摘要:患者2月前接觸貓後撓抓頭部後,皮膚出現一黃豆大小的白色鱗屑斑,無明顯疼痛和瘙癢等不適,之後,皮疹周圍逐漸擴大,伴瘙癢。真菌鏡檢見:發外鑲嵌性小孢子,髮根及頭皮鱗屑內可見菌絲,結合患兒症狀、體徵、病史診斷爲頭癬。經藥物治療後,患兒頭部皮膚處白色鱗屑斑已經消退,複查真菌學檢查爲陰性。

【基本信息】男、10歲

【疾病類型】皮膚癬菌病(頭癬)

【就診醫院】淮北市人民醫院

【就診時間】2022年07月

【治療方案】藥物治療爲主,給予特比萘芬片+酮康唑乳膏

【治療週期】持續治療14天

【治療效果】經治療患者頭部皮膚處白色鱗屑斑已經消退,真菌學檢查結果呈陰性

一、初次面診

2022年7月的一天一位小患者在家長的陪同下來我院就診。家長告訴我該患兒是在兩個月前有接觸小區樓下的流浪貓,當時未清洗雙手,就撓抓頭部,之後在頭部皮膚處發現一黃豆大小的白色鱗屑斑,鱗屑上的頭髮容易折斷,並且鬆動易被拔出,無明顯疼痛和瘙癢等不適症狀,未就診,在此期間也未使用藥物。之後,皮疹周圍逐漸擴大,伴瘙癢。今患者爲求進一步診治,就診於我科門診。隨後我詢問患者是否有基礎疾病及過敏史等,家長告知患者平時身體健康,否認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基礎病史,同時否認肝炎、結核及其他傳染病史,否認食物及藥物過敏史。爲了能更準確的診斷病情,需患者配合完善相關檢查。

二、治療經過

我安排該患者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檢查,專科檢查見:頭皮頂部可見十餘枚1-3cm大小白鱗屑斑,其上有長短不等的斷髮。邊緣清楚。無痰點、瘀斑、血皰、膿皰等表現。皮膚溫度正常,溼度、彈性略差。肝腎功能(見圖)、血常規未見明顯異常,真菌鏡檢見:發外鑲嵌性小孢子,髮根及頭皮鱗屑內可見菌絲,結合患兒症狀、體徵及病史診斷爲“頭癬”。於是讓患兒使用特比萘芬片口服,因特比萘芬對毛癬菌所致頭癬療效好,是一線用藥。同時外用酮康唑乳膏抗真菌藥輔助治療,降低帶菌率及傳染性。

接觸性真菌感染容易引起皮膚癬菌病-頭癬

三、治療效果

患兒在用藥治療7天后,頭部皮膚處白色鱗屑斑已經消退,同時也未有疼痛和瘙癢等不適症狀。經查體患者頭皮頂部未見白鱗屑斑,無痰點、瘀斑、血皰、膿皰等表現。患兒複查真菌學檢查爲陰性,於是讓患兒停止口服抗真菌藥物。並告知患兒家長,該病易復發,要在停藥後還需定期複查,並且還需連續檢查2-3次真菌學檢查結果爲陰性後,可認爲治癒。

四、注意事項

1.飲食禁忌:鼓勵患者多食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定期複查:要遵醫囑定期複查,並監測症狀變化,出現不適及時就診。且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足量、足療程的使用藥物,避免私自用藥或停藥。

3.生活護理:在患病期間,囑患者家屬要保持患兒局部皮膚清潔,每日洗頭1次,以清除病菌和陳舊性藥物。在塗藥前儘量剪短皮損處頭髮,每次塗藥時要注意清除患處滲出物、鱗屑、痂皮等,以增強藥物的吸收,提高藥效。

五、個人感悟

頭癬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主要是由於皮膚癬菌引起的頭皮和頭髮的感染性疾病,可能與患病的人或動物接觸後誘發出現,也可因和頭癬患者共用梳子、帽子等個人物品感染出現。而該病例中是患兒接觸了流浪貓,可能是貓身上攜帶的真菌,之後患兒在未洗頭的情況下接觸頭皮,可能會誘發頭癬的出現。日常要注意勤洗手,避免騷抓病損區域;同時家庭內部共用梳子、理髮用具、患者接觸的枕巾、被褥、帽子、地毯等物品都可能被皮膚癬菌污染。建議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並定期進行日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