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頭野象羣遷移目的地是在哪裏 象羣爲什麼走出400多公里之遠

本文已影響1.25W人 

最近很多人都在關注15頭野象羣一路北移的消息,該象羣40余天路程達400公里,快到昆明瞭,很讓人好奇它們的目的地是哪裏?爲什麼會走這麼遠?下面本站小編就帶來介紹。

15頭野象羣遷移目的地是在哪裏 象羣爲什麼走出400多公里之遠

15頭野象羣遷移目的地是在哪裏

這很難預測。

但是,它們的喜好有一些規律可循。現有研究表明,亞洲象偏愛有溝谷的雨林,喜歡禾本科、棕櫚科植物相對豐富的地域。此外,由於部分亞洲象已經逐漸適應人類活動的存在,種植了甘蔗、玉米等作物的農田也是亞洲象常會造訪的覓食之地。

亞洲象在食性上,除了喜歡吃甘蔗等一些帶甜味的農作物外,還需要進食鹽,因爲在它的生活中,鹽分必不可少。

張立表示,瞭解亞洲象的基本行爲和活動習性有利於專家進行跟蹤和監測。

這次的15頭亞洲象在不斷探索新棲息地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現某個地方適於繼續停留,而成爲常駐象羣。也有可能找不到更合適的棲息地,調頭返回原來的棲息地。

張立介紹,頭象很重要:“頭象往往能夠通過它的記憶,把象羣帶到上百公里以外的取水、覓食地點。象羣會在頭象的引領下尋找新的地方。”

不過,頭象的方向感也有“失靈”的時候。

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博士、《博物》雜誌編輯何長歡還提到,領頭頭象可能會因爲較年輕,經驗不足或者因身體的某些原因而迷路,不知道該怎麼走了。這時,如果它們走的這條路周圍又沒有太大的原始森林,那麼,它們就沒辦法在一個地方停留,只能一直往前走。

中科院動物所博士、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張勁碩表示,正常來講,擴散意味着它們會建立新的種羣,有利於整個種羣的恢復。

15頭野象羣遷移目的地是在哪裏 象羣爲什麼走出400多公里之遠 第2張

據“雲南發佈”官方消息,短短40天,這羣亞洲象在雲南玉溪市元江縣、紅河州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嚴重影響當地羣衆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5月26日,野象羣到達峨山縣境內時,相關部門利用投食方式引導,並用大型車輛機械封堵外圍道路,防止野象傷人。

象羣爲什麼走出400多公里之遠

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博士、《博物》雜誌編輯何長歡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指出,保護區通常包含三個部分,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保護區面積比較大,沒有柵欄等界限,當食物不充足時,它們就會離開保護區,去當地居民的玉米地和水稻田裏吃莊稼。他認爲紅河州、玉溪和昆明的生態都適合亞洲象生活,所以大象的擴散是很正常的現象。

何長歡推測,目前西雙版納旱季剛結束,雨季纔開始,可能當地新鮮的植物尚不豐富,所以它們不斷北遷。另外,帶頭的母象首領可能經驗不足導致迷路,同時它們行走的路線上沒有天然的大森林,供它們停留覓食。

據悉,大象是羣居動物,一頭最年長的母象,帶着與之有血緣關係的母象和它們的小象一起活動。公象成年後會被趕出羣體,自己行動或者和其他年輕公象組成鬆散羣體。

有關專家分析研判,從該象羣所處位置和近期活動特點看,該象羣有繼續向北偏東遷徙的趨勢,應持續做好亞洲象北遷沿線安全防範工作。

據悉,亞洲象是亞洲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分佈在印度、泰國等13個國家,大概有4萬頭左右。在中國主要分佈在雲南西雙版納、普洱、臨滄3個州市,數量僅約300頭。亞洲象是亞洲現存最大的陸生野生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具有較強的攻擊性。

15頭野象羣遷移目的地是在哪裏 象羣爲什麼走出400多公里之遠 第3張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