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生死學課堂播放三悅 如何讓孩子理解死亡

本文已影響1.69W人 

國內第一個講生死學的老師,廣州大學胡宜安教授在課堂上播放了《三悅有了新工作》片段,引發學生熱議。那麼對此你怎麼看?如何讓孩子理解死亡?下面本站小編帶來介紹。

廣州大學生死學課堂播放三悅 如何讓孩子理解死亡

廣州大學生死學課堂播放三悅

近日,廣州大學爆火選修課生死學課堂上,播放了一段電視劇《三悅有了新工作》的片段。據悉,生死學老師胡宜安是國內第一個在大學課堂裏設此課程的老師,他編著的教程也是國內唯一一本生死學教材。課程中關於生死的理性講述吸引了學生蜂擁報名,對於在課堂上看到國內有相關題材的電視劇,不少同學表示很驚喜。

面對00後的學生,胡老師選擇寓教於樂,用影視作品引發他們的共鳴,學生們的熱烈反饋也反映出新生代對死亡不再像以往的“避諱”,更多的是直視死亡和過好當下的感悟,就像一位學生引用《三悅》的臺詞“活着還是很不錯的”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廣州大學生死學課堂播放三悅 如何讓孩子理解死亡 第2張

《三悅有了新工作》這部劇沒有大牌、沒有流量、沒有大製作,但比起某些特效、美顏、濾鏡堆起來古偶劇強了一百倍。因爲它在用心講故事,所以不要老是怪題材限制,審覈太嚴,而是太多圈內人都在向錢看齊,劇集內容越來越匱乏,拍攝週期越來越短,恨不得一個月就把電視劇拍完,劇集還又臭又長,全程注水!

建議像《三悅有了新工作》這樣的好劇,以後多來一點,這部劇題材冷門,不像很多爛劇,有些電視劇火了,就蹭熱度跟風拍同類型電視劇,結果拍得不倫不類!生死之間無小事,經歷過親人離世的觀衆,看這部劇真的能被擊中軟肋!普通人也能在其中收穫一些感動和治癒!

如何讓孩子理解死亡

研究發現,影響兒童關於死的看法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他們的發展階段,二是他們的經歷、民族和文化背景等等。

0-4歲的孩子,通常認爲死亡是可逆的、暫時的,尤其在觀看一些卡通動畫片,發現這些人物被壓碎後還能重新恢復,更是會強化這一觀點

5-8歲的孩子,會逐漸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逆的,所有生物都會死。但是大多數孩子仍然不認爲死亡是個人的,他們認爲自己有辦法逃脫這個結局。在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會把死亡和死神等聯繫起來,有的孩子還會因此做噩夢。

9-10歲的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逐漸認識到死亡是不可逆轉的,所有生物都會死亡,總有一天自己也會死亡,由此他們開始發展出初步的哲學觀點。

廣州大學生死學課堂播放三悅 如何讓孩子理解死亡 第3張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動畫片或者繪本的方式和孩子談論死亡,比如下面這些:

3-6歲:電影《獅子王》;繪本《再見的味道》和《小雞球球和向日葵》。

6-12歲:電影《尋夢環遊記》;繪本《爺爺沒有穿西裝》和《蘋果樹上的死神》。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小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