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者兒童比例高 或與出生窒息有關

本文已影響2.6W人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但也是生活中很多疾病瞄上的對象,在孩子身上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癲癇就是其中的一種。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癲癇患兒,那麼導致孩子患上癲癇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癲癇患者兒童比例高 或與出生窒息有關

1、藥物刺激。患者得了其他疾病,如果用藥不慎,容易形成較強的藥物刺激,特別是當所用藥物對神經系統有較強刺激的時候,極容易引起突然發作。因此,如果正在治療其他疾病,應向醫生說明情況。

2、突發精神刺激。一些突發的事件,容易引起患者情緒劇烈波動,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出現這種情況,受到精神刺激,會使患者大腦神經過度興奮,引起癲癇發作。

3、強音刺激。患者受到強音刺激,會出現煩躁不安、心慌、心跳加速、坐臥不寧等現象,精神高度緊張,神經過度興奮,能直接誘發發作。這是最常見的兒童 癲癇病因 。

專家指出,看到孩子發作的時候那麼痛苦,不少家長會有對患兒過度維護的心理,就連運動也不讓孩子參加了,其實,癲癇患兒也可以運動。像賽跑、競走、體操、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足球等項目癲癇患兒都可以參與,但是需注意的小孩兒癲癇運動要適度,另外不要用頭頂球。而潛水、攀巖、鉛球、標槍、登山等強度大的運動也不適合癲癇患者。

日常生活中,家長需要注意有時過度興奮勞累或者是喜怒變化都可能引起癲癇發作,這時家長千萬不要強行給孩子喂藥或進水、進食,防止用強力阻止病兒抽動,以免發生骨折和其他意外。正確的做法是當患兒抽搐時,使其頭偏向一側將下頜托起,防舌後倒引起窒息。家裏可以預備幾個牙墊,以防舌及口脣被咬傷。

專家介紹,小孩癲癇護理還離不開定期檢查,有人形容定期查體就像持久戰。目前大多數癲癇的治療主要是服用抗癲癇的藥物。由於癲癇是慢性病,需要臨時服藥,即使孩子的病情不再發作也要繼續用藥2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臨時用藥會有一些毒副作用,服藥期間要注意藥品的不良反應,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查血、尿慣例和肝腎功能,還要檢查藥物的血藥濃度,隨時調整,一旦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就診。

【現狀】2/3癲癇病人是兒童

專家稱在癲癇病人中,兒童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約佔全部癲癇患者的2/3。隨着近年來“保胎技術”和新生兒搶救成功率的不斷提高,以前很難搶救存活的早產兒如重度窒息、缺氧的新生兒也得到了挽救,雖然性命保住了,卻留下了腦損傷等後遺症,直接導致癲癇患兒增多。一些先天性心臟病兒、腦癱兒都是癲癇的高發人羣。

【症狀】失神可能就是癲癇發作

“發羊癲瘋”是人們熟知的癲癇發作形式,但實際上,癲癇發作類型複雜多變,很多癲癇患兒並沒有出現爲大家所熟知的抽搐症狀,而只是表現爲突然的失神或嬰兒的“冷顫”,甚至夜間的“夢遊”。表現爲突然愣一下,時間只有幾秒鐘。這幾秒鐘內患兒是沒有意識的,叫他也不吭聲,如果手中拿着筆,可能筆也不會掉下來。也可能是活動時突然停下來,不動了,而且一般不會跌倒。這類癲癇發作叫做失神發作,與真正的失神相比,其一天發作的次數更多。最關鍵的鑑別點是,這時候的失神,大腦中有特殊的癲癇放電,這種放電可導致腦細胞損傷,而真正的失神則不存在這些特點。

還有一些3~8個月大的嬰兒,一天會出現幾十次的類似“打冷顫”的動作,或“拼命的擁抱的動作”,這種動作也只是持續幾秒鐘。這類患兒可能就是“嬰兒痙攣”,一定要儘早治療,不然智力損害更嚴重會“變傻”。

【診治】正規治療5年後2/3可停藥

診斷患兒是不是得了癲癇,腦電圖是最重要的手段。專家稱,有80%的癲癇,不管是否正在發作,其大腦中始終存在有癲癇樣放電,只要一檢查就能被發現。

癲癇放電主要損害人的大腦,會使發育期孩子精神、行爲、智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積極治療後,80%以上患兒的病情都能得到控制。而且所有患者中,經過正規治療,最終約2/3可以停藥,而且以後也幾乎不會再發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