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的發病機制

本文已影響1.49W人 

病理上常將息肉分爲2類: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

直腸息肉的發病機制

(1)管狀腺瘤:

最爲常見,多數是單個,有蒂,直徑一般在1cm以下,在腸黏膜表面隆起如米粒或黃豆大,表面光滑或呈細顆粒,顏色接近正常黏膜,質軟;大腺瘤如櫻桃或草莓,表面有淺溝或分葉狀,色暗紅,很少癌變。

鏡下形態有所變化,輕者輕度腺體增多,上皮細胞無異常,重者不僅腺體明顯增生,上皮細胞的形態和染色也不典型變化,分裂增多,腺體細胞多形性進一步發展,間質浸潤

(2)絨毛狀腺瘤:

又稱乳頭狀腺瘤,絨毛狀、菜花狀突出粘膜表面,病變範圍限於粘膜層,腫瘤體質柔軟,廣基無莖,體積大於管狀腺瘤,鏡下絨毛狀突出分支,形成細長乳頭狀花冠腫物。多見於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約90%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下段,易癌變。

(3)幼兒性息肉:

又稱先天性息肉,是錯誤的腫瘤性息肉,主要發生在10歲以下的孩子,直腸發生70%~80%,多爲單發,不足1cm,青春期後有自然消失的傾向。

(4)炎性息肉(假性息肉):

發生在大腸炎性疾病的再生與修復階段,多見於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腸結核、血吸蟲病等。常爲多發,無蒂、體積較小,直徑很少超過5mm,是其特徵,顏色多較淺。有的亦可以有蒂,病程較長時可增大至幾釐米。鏡子下看到腺體變長伴有腺腔內的折,形成鋸齒樣的外觀。

活性增加僅見底部,上皮細胞有不明顯位於底部的細胞核、細胞漿豐富,充滿粘液。表面上皮下基層膜增厚,表面上皮呈微乳頭外觀。增生性息肉(化生性息肉)多發生在直腸,40歲以後發病,隨着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增加。

(5)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是常染色體顯形遺傳性疾病,大腸內充滿息肉狀腺瘤,大小不同,有蒂或無蒂,癌變傾向高,12歲以後多發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