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父母向孩子道歉?

本文已影響2.57W人 

根據零點調查的結果,中國的父親們不習慣向自己的孩子道歉,51.5%的回答者明確表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因爲做錯事向父親道歉的回答者只有15.4%,自己的父親因爲做錯事向自己道歉。

什麼情況下父母向孩子道歉?

這一定是中國傳統的大家長觀念奇怪,其實向孩子道歉也是愛孩子的表現。正如卡內基所說:如果你是對的,你必須嘗試溫和和的技巧讓對方同意你。如果你錯了,你必須迅速誠實地承認。這比爲自己辯論更有效、更有趣。

母親的煩惱:你要向孩子道歉嗎?

前幾天,我錯怪了兒子,當事人弄清楚後,我開始後悔不分青紅皁白地冤枉了兒子。但是,沒想到兒子開始理睬別人,要求他道歉。我一下子蒙了,要兒子道歉,我怎麼也說不出口。兒子見到我不向他道歉,對我說賭博,以後他犯錯也不向父母道歉。對不起,我應該向兒子道歉嗎?

分析

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很多家長都習慣扮演傳統的強者角色,相信孩子是孩子,認爲他們只是孩子,即使自己錯了,也不必向孩子道歉

實際上,父母對孩子做錯事,說對不起,不僅不影響父母的形象,也是父母愛的表現、責任感的表現,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所以這位媽媽需要向兒子道歉。

向孩子道歉的理由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某個家庭中,父母威信的確立不是他們的一貫正確,而是實事求是,嚴格遵守自己,相信孩子的結果。父母犯錯誤或誤解,冤枉孩子,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找機會向孩子道歉,實際上不僅不會損害父母的威信和尊嚴,還會讓孩子學習成爲人的標準。只有當孩子由衷的感到父母是言行一致的人時,纔會產生對父母的敬佩之心,父母的教育也纔會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和諧親子關係建立的需要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0-3歲的孩子社會性發展面臨的任務是親子關係,民主健康的親子關係建立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體現。

3到6歲的孩子則轉移到自我意識的發展。年了年紀的孩子,父母必須說明對孩子做錯事的理由,積極地和孩子交流,請原諒。在家庭交往中,讓孩子明白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

兒童自主人格發展的需求

人格一般可以理解爲個性。社會心理學家埃裏克森認爲,在6歲之前,兒童面臨的主要人格發展危機有信賴和不信賴(出生到12~18個月)、自主和羞愧、懷疑(1~3歲)、自動自發和退縮罪惡感(3~6歲),危機不能滿足的解決,就會妨礙自己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要重視孩子的早期經驗,如果父母對孩子做錯事,及時誠懇地向他們道歉,孩子會感到尊重,體驗父母的信賴,這有利於孩子自主人格的發展。

兒童權利的需求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觀念中,兒童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大人,他們不是社會交往的真正主體,大人往往忽視兒童權利。從社會文化學來看,向孩子道歉也體現了他們作爲獨立的個人、社會交往主體的權利。

什麼情況下父母要道歉

錯怪孩子的時候

有時父母常靠經驗判斷,先入爲主,一口咬定孩子做了什麼,讓孩子有口難辯。這時候父母要在認識到錯誤的時候向孩子道歉,否則,孩子心靈的大門就會向父母關閉。

一位母親回憶說,她在女兒6歲的時候買了一頂童帽給她,但是女兒卻非常討厭那頂帽子,所以想出很多不戴它的“理由”,要麼乾脆把帽子藏起來,讓她找不到。碰巧一天,母親找不到那頂帽子,就認定是女兒把帽子藏了起來,可事後母親發現是她自己把帽子放在洗衣機裏了。於是,她真誠地向女兒道了歉。多年後,母親發現女兒一直爲承擔錯誤的母親而驕傲。

當孩子失去信任時

父母會忘記自己向孩子承諾的承諾,或者有其他事情無法實現,請向孩子道歉。因爲孩子期待孩子的話數的話,父母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話。此外,如果父母經常說話而不相信,他們也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明亮的父親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和明亮一起玩。突然有一天,父親下班回來,說下週請假,好好陪伴。亮亮好高興呀,天天和媽媽算還有幾天。終於這一天快到了,可是爸爸卻說公司臨時有事,要出差半個月。明亮地聽了父親的話,就像泄氣的球一樣枯萎了。父親立刻把明亮抱在懷裏,輕聲安慰說:明亮,對不起!爸爸也願意陪你玩,不可以請假,爸爸也心酸。爸爸出差一定要爭取休假嗎?原本悲傷的明亮在父親的安慰下,終於流淚笑了。當然,明亮的父親出差回來後,履行了約定,明亮了好幾天。

無心傷害兒童時

父母應注意某些傷害是隱性的,細緻的,平時不易察覺。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及時與孩子溝通,把所有潛在的不和諧因素都消滅在萌芽狀態。

奶奶接浩浩從幼兒園接回家,一進門就發現氣氛不對,父親站在窗前抽菸,母親坐在沙發上流淚,大聲說出了什麼。浩浩膽怯地走到了母親面前,母親沒有看到他,祖母很快就把浩浩帶到了自己的房間。一個晚上,浩浩都沒有說話,也沒有看最喜歡的動畫片。母親終於意識到浩浩的異常。睡覺前,爸爸媽媽來到浩浩的房間,媽媽坐在浩浩的牀上,輕聲對浩浩說:浩浩,對不起,今天爸爸媽媽發脾氣,嚇了一跳。爸爸媽媽向你保證,然後爸爸媽媽一定很好,不要吵架。浩浩終於笑了。

向孩子道歉的技巧

面對孩子,父母必須相信身教的力量。他們擅長模仿學習,父母的道歉也是間接的教育,爲他們提供模仿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知道每個人都要承擔錯誤的責任,在潛在的沉默中培養責任感。因此,不管是什麼原因,父母都應該向孩子道歉。如果父母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孩子對父母有更深的信賴,對父母的教育感到誠實。另外,向父母道歉,讓孩子體驗受到尊敬的感覺,建立適當的自尊心,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習慣。

一些研究人員的焦慮心理學家表示,道歉也有訣竅。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最好在失言或失誤l0分鐘後道歉,但最長不得超過2天。這提示了我們,父母向孩子道歉必須重視道歉的技術

道歉的態度是誠實的

道歉應該在心平氣和的時候,向孩子道歉是肯定的,事實上,不要誇大自己的錯誤讓孩子高興,也不要輕描淡寫,讓孩子認爲父母在欺騙。

一代偉人鄧小平同志8歲時,一個和他很要好的同學妹妹生病又無錢看醫生。鄧先生知道後,第二天悄悄地給他五塊銀元。這五塊銀元是鄧小平從父親的錢箱裏偷偷拿出來的,當時這筆錢可以買500斤小米,也是鉅款。

幾天後,鄧小平的父親鄧文明發現錢箱裏奇怪地少了五塊銀元,非常生氣。他打算把包括家人在內的僱傭者都叫來徹底調查這件事。父親還沒有開口,鄧小平自覺地站起來,積極地把棍子交給父親。鄧文明以爲兒子拿錢亂花,一生氣就接棒打了鄧小平。鄧小平默默地捱打,父親看到情況,漸漸消失了,覺得事情很奇怪。他把鄧小平找來,想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鄧小平這才把事情原委詳細地告訴父親,他說:同學的妹妹生了很嚴重的病,他家很窮,沒錢看大夫……還沒等小平把話說完,父親就把他擁在懷中,高興地說:兒子,你做得對,父親錯怪你了。我不應該不分青紅皁白地就打你一頓。但是爲什麼我在懲罰你的時候,不會提前告訴我事情的原委呢?小平說:我的行爲還是盜竊。小偷說應該受到懲罰,應該捱打。父親搖搖頭說:兒子,能積極幫助別人,誠實是對的。但遇到急難而不信任自己的父親,那就錯了。想要拿錢幫助同學,首先要跟爸爸說。用小平點點頭。父子倆相視而笑。

道歉內容必須明確

父母向孩子道歉時,必須說明自己做錯了什麼,說錯了什麼,爲什麼要向孩子道歉,否則容易讓孩子混亂,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着名詩人、民主戰士聽說過很多,有一次因爲煩惱而打了什麼還什麼都不知道的女兒,正好被外屋的次子雕刻了,父親不應該打妹妹聽了很多話,首先發呆,靜靜地坐了一會兒,走到立刻面前,表情認真地說:我錯了,不應該打妹妹,我小時候父母就這樣管教我,我也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我希望你記住將來不要用這種方法對待自己的孩子。這樣的道歉,確實會使父親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變得特別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